如何看大运,是四柱预测学上众多方法体系的一种。都说命好不如运好,大运代表一种人生环境,发展方向,当然大运的分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。一种流行盛广的理论,就是大运干支各管五年。因为这种说法,从徐子平的《渊海子平》开始,到万明英的《三命通会》,以至后来的众多古典四柱命学典籍,大多持有这种看法。
《子平真诠》中说:“论命与看运无二法也。看命以四柱干支,配月令之喜忌,而取运则又以运之干,配八字之喜忌。故运中每运行一字,即必以此一字,配命中干支而统观之,为喜为忌,吉凶判然矣。”由此可见,子平论大运是一字一论的,有干支各管五年之意。
而《滴天髓》中任氏则说:“盖头喜支,运以重支,则吉凶减半;截脚喜干,支不载干,则十年皆否。假如喜行木运,而遇庚寅辛卯,庚辛本为凶运,而金绝寅卯,谓之无根,虽有十分之凶,而减其半;如原局天干有丙丁透露,得回制之能,又减其半;或再遇太岁逢丙丁,制其庚辛,则无凶矣。寅卯本为吉运,因盖头有庚辛之克,虽有十分之吉,亦减其半。如原局地支有申酉之冲,不但无吉,而反凶矣。”其中讲究的是一个大运的自身干支的生克变化影响到运程的吉凶,无形之中也体现出干支各管五年的动向。
其实看大运之道,前人已经说得清清楚楚,是既要干支结合分析,也要干支分开看。结合分析是为了分弄清楚是否有盖头或截脚、是否能天覆地载有情。
而一定又有人会疑问,岁运降临与大运所遇的天克地冲又如何看?其实所谓的“岁运降临”并没有什么可怕之处,说清楚一点就是一种五行重复出现,如果不利命局平衡,就会形成物极必反的结果;与大运干支分开前后五年看并没有脱离不了的关系。而“天克地冲”,其实就是两种五行的争斗,是为了加强防范意识的术语而已,与大运干支分看定论也没有什么冲突。
当然,每个人的师承及自己的实践经验不同,看法自然也不一样。
今人对于这个问题的也有研究,影响较大的有如下说法:
1、邵伟华先生的说法:
先生在《四柱基因学》是这样说的:“大运以大运干支管十年。前五年以干占70%为主,支占有30%为辅;后五年以支占70%为主,干占30%为辅”。同时又说:“在许多情况下,说明大运干支在十年中都起作用”。“我在实践中反复检验了的事例都证明,大运的干支在十年中并不是天干管前五年,地支管后五年,而是在十年中都起作用”。
2、李洪成先生的说法:
李洪成先生在《具体断四柱讲义》是这样说的:“大运干支是否分前五年,还是后五年,命理学者一向争论不休,到后来,干脆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!
3、洪丕谟和姜玉珍的观点:
洪丕谟先生在《中国古代算命术的批判》中说:所谓“行运吉凶”,这是结合大运方向的宜忌说的。宜的是吉,忌的是凶。什么是大运方向呢?就是我们前面在地支分析中曾经提到的,寅卯辰属木,木的方位是东;巳午未属火,火的方位是南;申酉戌属金,金的方位是西;亥子丑属水,水的方位在北。由此可以得知,一个人大运如果进入寅卯辰的木地,就是运行东方了;倘若,东方木地正是他所需要的、适宜的,那么他就行运得所了”。
这些说法,谁更正确,几乎没有一个权威的结论。都是各自坚持自己的说法,各自按照自己的理论,在命理实践中予以运用。
不赞成大运干支各管五年的说法,其主要理由如下:
1、大运地支代表行运方向
在岁运中起到的作用,几乎类似原局中的月令,是能够与原局匹配的最为关键的字,因为可以决定岁运与原局能够实现平衡的关键。是岁运五行旺衰的主要来源,进而也会影响原局五行的旺衰;不仅具有极大的生克权,而且是行驶着充分的支配权,调动权。
说实话,这个方向肯定是更为重要。因为作为人生,就像旅途一样,如果方向走错了,就会南辕北辙,就会徒劳无功,就会得不偿失。如果大方向对头,无论过程怎样艰辛,最终都可以达到目的地,都可以感受到人生喜悦。
2、从干支五行力量来看,地支力量更大
因为天干发挥作用,主要是看是否在地支得地,或者通根;不然天干力量就不能正常发挥作用。地支则不同,地支可以直接与原局发挥出刑、冲、克、害、破、绝、墓的作用。就比如,天体出了问题,首先影响的是地球,地球然后在作用与人体;而地球则不同,地球任何一个变化,则可以直接影响到人类。
3、大运干支是一体的,无法分割
干支是一体的,无论是截脚,还是盖头,甚至不共戴天。他们总是相互生克,相互牵制,共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。不存在何时天干力量大,何时地支力量大;而是地支力量从来就大过天干,除非天干与地支本助一气,通根坐禄;除非天干坐支中具有运干中气根。不然还是地支力量更大。
如果非要分出前后五年的话,则是天干如果在运支中得助、得生、通根本气和中气,则前五年可以由运干主事;运支则在后五年主事。实际上这种划分方法,没有意义。纯粹属于多此一举,因为建立在共生体系中的干支一体的分析方法,依然可以概括这样的分析。不用单独列出,前后五年之别。
所以,大运依然是首先看地支,然后看干支之间的关系,最后更要看重干支具体生克路径。运干与运支,都是可以在十年内同时发挥作用的。不能将运干与运支截然分割。